【世界熱聞】美元百年興盛史,其中60年都在應對去美元化
2023-04-22 13:54:29
來源: 鳳凰網
20世紀20年代開始,美元逐漸興盛,一直主導著全球貿易和資本流動。然而,與此同時許多國家正在尋找美元的替代品,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了主要的金融大國。美國猶豫期獨特的地理位置,在一戰中介入程度不深,而且直到1917年才參戰,而且比歐洲同行強大得多。因此,美元開始取代英鎊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國也成為戰時黃金流入的重要接受者。
1944年,44個國家簽署了《布雷頓森林協定》,建立了與美元掛鉤的集體國際貨幣交換制度,而美元又與黃金價格掛鉤。美元自此正式成為”全球貨幣“。
(資料圖片)
到20世紀60年代末,歐洲和日本的出口與美國的出口相比變得更有競爭力。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美元供應,這使得用黃金支持美元變得困難。尼克松總統于1971年停止了美元對黃金的直接兌換。這結束了金本位制,也解除了美元印鈔數量的限制。
也就是在同一時期,去美元化也悄然興起。盡管美元一直是國際儲備貨幣,但自那以后,美元的購買力越來越弱。
美國廢除金本位制之后,歐元誕生,搶占了美元的部分儲備和交易份額。
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發生高通脹,侵蝕了美元的購買力。然而,美國的經濟和貨幣政策,并不是影響美元價值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美國有將美元“武器化”的能力,也數次進行這樣的操作。其他國家一直在測試減少美元霸權的替代方案。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美國開始在金融領域全面制裁俄羅斯,其他非美陣營國家再次見識到美元的強大威力。因此,2022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大幅飆升。俄羅斯央行的黃金購買量更是自1967年以來最大規模。除此之外,多個國家正在尋求多方面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今年1月,多名前東南亞官員在新加坡的一次會議上談到了正在進行的去美元化努力。
最近幾個月,巴西和阿根廷討論了為南美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建立共同貨幣的問題。
阿聯酋和印度正在就使用盧比進行非石油商品貿易進行談判,以擺脫美元。
48年來,沙特阿拉伯首次表示,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對美元以外的貨幣交易持開放態度。
盡管有這些變動,但很少有人預計美元的全球霸權地位會很快結束,美元的地位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撼動。目前,各國央行仍持有約60%的美元外匯儲備。
[責任編輯:cqsh]
網羅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