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商家申請破產,因為消費者不花錢?
2023-01-17 23:18:48
來源: 半佛仙人
1
之前不是寫過鉆石嘛,最近剛好有一家賣鉆石的公司不太好,順手寫寫,周末不卷。
(資料圖片)
最近IDO的母公司恒信璽利被申請破產了。
?這家公司半年報顯示,
賬面貨幣資金有4.8億,其中還有1.2億被質押了,除此以外的流動資產里沒啥可以迅速變現的,但流動負債有15億。
簡單來說,不夠還。
(可以看到存貨占比太高,并且沒啥可以變現還債的)
為什么走到這一步?
財報里也很清楚。
毛利低,銷售費用高(不僅僅是廣告,還有直營店的房租),凈利潤率真就只有幾個點。
(毛利率相比同業低,DR毛利率是70%,還是得講故事)
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是營收太低。
賣不出去鉆石。
不單是IDO,其他鉆石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
毛利率高達70%的DR(母公司為迪阿股份)去年上半年營收掉了10%。
萊紳通靈去年上半年下降了30%。
(萊紳通靈去年上半年營收下滑)
而且并不是單單就這幾年受影響。
像萊紳通靈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就已經比2018年同期下滑24%。
(數據來源:萊紳通靈2019年半年報)
可以說是一年不如一年。
2
看到這里,你會怎么想這個行業?
是不是覺得消費者沒錢了,都開始省錢了?
是,也不是。
消費者還是花錢的,但花錢中,帶著省錢。
為啥,因為主要賣黃金首飾的周大福業績牛得一批。
(周大福在2021年和2022年業績都挺猛的)
(周大福業績兇猛,主要靠黃金首飾,珠寶鑲嵌首飾都不太行)
黃金首飾賣得好,鉆石首飾慘。
能說消費者不花錢嗎?
不能,因為黃金首飾賣得特別好。
能說消費者特別樂意花錢嗎?
也不能,因為錢都花到實在的地方去了,黃金就是比鉆石實在多了。
卡地亞和蒂芙尼因為沒有細分數據,所以不能推斷其鉆戒銷售情況。
但這兩個品牌,有充足的品牌溢價,消費者去買它們也不是為了光光認同那個鉆石的價值,而是更認可品牌的價值。
就像是愛馬仕的包包,最值錢的肯定不是那個皮,也不是老匠人的手工費,而是那個logo代表的生活方式,社交屬性以及階級錨定。
圈子通行證值錢,至于那個鉆是人工鉆還是天然鉆,壓根兒就不重要。
過去這種非一線的鉆石品牌,不管是鉆石小鳥,還是DR,還是IDO,本身能賣幾億幾十億,是因為消費者認同鉆石的故事,而不是認可它們的品牌。
與卡地亞、蒂芙尼相比,這些品牌的品牌故事和品牌價值,進步的空間非常非常大。
所以他們營收不行,銷量下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買鉆石的人越來越少了。
3
為什么買鉆石買的少了?
因為消費場景消失了,因為消費者踏實了。
4
首先,首飾用寶石級天然鉆石(因為還有用來劃玻璃的金剛鉆)的銷售場景其實非常單一。
【求婚】、【結婚】、【送禮】、【收藏】、【自犒賞】。
考慮到大部分鉆是沒有稀缺屬性的,所以消費場景主要集中于兩性結合的【婚】場景。
送禮和自犒賞,有,但是少。
忽略不計。
主要就是兩性結合的【婚】場景。
注意,我專門分開講求婚和結婚,是因為這真的是兩個不同的場景。
從DR的收入結構也可以看出來,求婚的鉆石需求遠遠大于結婚。
是后者的4倍還多。
在我們結婚的觀念里,最早是沒有鉆石首飾的存在空間的。
起碼我們老家那邊是三金。
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也有說買金手鏈的。
反正,都是黃金。
老人家是不認鉆石的。
當歐美電影電視劇傳進來以后,大家看人家在教堂里交換戒指覺得很酷,也就開創了一個新的習俗。
在保留傳統吃席的時候,讓新人當眾宣讀婚誓,然后交換對戒。
可以說是中西結合。
除了婚禮,還有求婚。
在求婚這個場景鉆石為什么是個必備道具,眾所周知,是鉆石商營銷出來的結果。
是眾所周知的愿者上鉤。
年輕人知道鉆石不值錢嗎?
一半一半。
知道鉆石的產量很足嗎?是論噸算的嗎?
還是一半一半。
為什么明知有水分,還愿意認?
因為求婚也好,婚禮也罷,主要是秀面子的。
花幾萬塊錢,買的是個面子。
鉆石只是儀式的一個主要演員而已。
是一個【愛】和【面子】的共識。
克拉數越大,愛意越濃,面子越大。
甚至,還有一個公式是,說求婚戒指要拿出男方三個月的工資來買。
否則就是不夠愛。
所以,鉆石的共識從來都不是保值。
好聽一點,叫表達愛意。
難聽一點,就是為了面子。
別人都這么做,我也要做。
就像約會要去電影院,情人節要送花,平安夜要送蘋果一樣。
5
但問題是這種面子需求,是非常非常昂貴的。
特別有錢的時候,花也就花了。
但日子過的一般的時候,花也要花出省來。
不是說鉆戒本身幾萬的貴,黃金也不便宜啊。
而是這東西,壓根兒,就是個一次性用品。
你在現實生活中見有人戴求婚戒指嗎?
少數戴的還都是婚戒,不完全是鉆戒。
關鍵是,黃金等你哪天不想要了或者需要現金了,是可以賣的,折價有限。
而鉆戒,能賣多賣少全看你那個戒托好不好,鉆石本身,不值啥錢。
畢竟鉆石代表的是你們愛情的價格,別人又不會給你們的愛情出高價,真出了高價那不就代表他在你們的愛情里搞綠化了嘛。
所以,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個東西真的就是一次性用品以后。
共識開始瓦解了。
6
一部分人開始尋求保值。
既然只用一次,那我選一個更保值的。
又或者,更便宜的。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這東西買了就別想賣出去了,沒有人愿意接盤,只能傳下去。
全球已經探明的天然鉆石儲量就已經達到25億克拉的量。
當年戴比爾斯通過控制鉆石的產量,還可以維持鉆石的稀缺。
但培育鉆石出現以后,這種稀缺就直接無了。
因為,培育鉆石和天然鉆石肉眼看起來真的是毫無差別。
鉆戒品牌的柜姐說天然鉆石有瑕疵,不像培養鉆那么晶瑩剔透。
培育鉆石廠嘎嘎傻樂,這還不簡單,我多加點雜質不就行了。
除非你帶鉆戒的時候,隨身帶個證書,否則根本沒有辦法辨別這是不是天然鉆石。
莆田鞋會說這個劇情我很熟啊。
那么就只能從奢侈品飾品價值來看保值。
那為了保值,就要選品牌價值更高的珠寶品牌。
故事更多,有廣泛共識,有裝X價值。
所以,這部分人群依然會求婚,也會帶去選擇更具有飾品價值的品牌。
比如卡地亞,比如蒂芙尼。
這時候,品牌價值不夠的鉆石品牌,就頭疼了。
而且會越來越頭疼。
不是沒錢了,而是消費者,開始計較了。
很多事情不計較,不算事兒。
一計較,就沒完了。
[責任編輯:cqsh]
網羅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