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土豪為什么喜歡穿白袍子?
2023-02-03 08:20:57
來源: 環行星球
文/沐沐
圖文:審稿-蟹黃撈飯、制作-木木
(相關資料圖)
音頻:講述-沐沐、制作-呼吸雞
封面圖:網絡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阿拉伯人總是一身長長的白袍,頭上頂著一塊頭巾,雖然裝飾簡單,卻簡潔大方,看上去十分飄逸瀟灑。
這種白袍的英文叫thoub/thobe,
或者是dishdasha/kandora。
圖:Shutterstock
阿拉伯人的白袍,確是阿拉伯人的傳統服裝,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不主張炫耀自己的富貴,認為窮人和富人之間不應該有明顯的差別,因而,阿拉伯人上至王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穿一樣款式的白袍,看不出尊卑貴賤,體現了伊斯蘭社會人人平等的觀念,即使國家元首也經常身穿白袍出席慶典。
阿聯酋前領導人謝赫·扎耶德(Shaikh Zayed)
圖:scoopempire
剛剛結束不久的世界杯上,
卡塔爾國王為梅西加冕金邊黑袍。
圖:The Athletic
?
白袍有著上千年的歷史。阿拉伯人原先過著游牧生活,在沙漠中飼養駱駝和經商,直到發現了天然氣和石油,才開始大規模城市化,并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在之前漫長的游牧時期,在干燥爆熱的中東地區,白色長袍就是沙漠游牧民的日常服裝。
一位20世紀40年代的阿聯酋男子,
他的白袍外穿著小坎肩。
圖:thenationalnews
?
由于阿拉伯半島炎熱干旱,夏季白天溫度常常達到50℃,太陽輻射十分猛烈,加上風沙和沙塵暴,白色長袍反而可以防止曬傷、抵擋風沙。
1970年代,謝赫·扎耶德與沙漠中的貝都因人聊天
圖:gulfnews
?
此外,圓筒式長袍其實比普通的褲褂更涼爽,當外面的風吹進長袍之后,從下到上是流通的,會使人感到很清爽,也能防止汗水將衣服黏在身上,長長的白袍確實是燥熱沙漠中的實用著裝。
風一吹,就涼快了
圖:Shutterstock
?
把身子都包裹起來還能略略抵擋風沙
圖:Shutterstock
?
當然,白色長袍也和阿拉伯傳統文化有關,阿拉伯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體,認為身體應該盡可能遮蓋起來,穿上長袍,除了手腳和臉之外,幾乎遮住了整個身體,既免受風沙侵襲之苦,也能避免他人目光對自己身體的窺視。
這身傳統的阿拉伯男士服裝,
由白袍、頭巾和頭箍三個部分組成,
接下來都會一一介紹
圖:https://arabspeaking.wordpress.com
?
01
一塵不染的白袍
在很多人看來,一身白色很容易弄臟,也就是不禁臟,可是人們見到的阿拉伯白袍基本都干凈潔白,甚至沒有一絲褶皺,他們是如何保持白袍整潔的?
阿拉伯人為自己這身白袍感到自豪,同樣也對其倍加愛惜,很少有人穿著發黃或褶皺的白袍,那樣會被人瞧不起。尤其是社交會客時,穿著有污跡的白袍是極不禮貌的,對自己、對客人都很不尊重。所以街面上的阿拉伯男人,大都是白衣飄飄,一塵不染。
阿拉伯人非常注重白袍的整潔
圖:Shutterstock
?
而且,阿拉伯尤其是海灣地區的男人比較注重外表,絕不會衣衫不整地出門,他們甚至比女人更愛美,愛美的中東男子就像一只開屏的孔雀,經過櫥窗玻璃前時,總是會停下來,仔細端詳一下自己的美好形象。
圖:Shutterstock
?
中東男子平時都會備好幾套干凈的白袍,以備不時之需,一旦身上的弄臟或者弄皺,便立刻換上一套干凈的。雖然十分麻煩,但錢多就能任性,他們會專門雇人給自己清洗,或者讓妻子給自己清洗。
洗衣店提供白袍干洗和護理服務的廣告
圖:Asfar Laundry & Dry Cleaners
?
還有公司將納米技術融入到服飾研發中,
打造防污的白袍,穿上不僅不怕咖啡,
連番茄醬都可以無所顧忌地隨便吃。
圖:Arab News
?
不過,雖說阿拉伯男人都穿白袍,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穿著潔白長袍的男人,多是些富裕的人,他們經常出現在電視、網絡上,形成了阿拉伯男人的普遍印象。但中東并非人人都是富人,對于那些窮人,要保持白袍一塵不染,其實也很困難。
因此,雖說從王室到平民,都穿同一款式的衣服,但從他們白袍的整潔程度,也能判斷他們的社會地位。
一股商業氣息撲面而來
圖:Shutterstock
?
除了整潔程度,富人和窮人的白袍在質地和價格上也有很大區別。普通人穿的白袍,價格大概幾百迪拉姆(1阿聯酋迪拉姆≈1.9元人民幣)一件,而對于身價億萬的富豪來說,他們的白袍都是設計師定制款,使用的面料高檔舒適,一件可高達十幾萬,甚至幾十萬迪拉姆。
一家普通的沙特衣帽店
圖:Shutterstock
?
圖中這位微笑的男子正在裁量他的婚服。
圖:The New York Times
?
02
頭巾與頭箍
和阿拉伯白袍搭配的,是富有個性的頭巾,阿拉伯人穿白袍,必須配上頭巾。在游牧時代,頭巾和白袍一樣,都是不可缺少的日常衣物。白袍用來遮擋身體,而頭巾則用來遮蓋頭臉和脖頸,防止風沙和烈日侵襲,兩者都是沙漠生活離不開的實用之物。
風沙中“保命”的頭巾
圖:AP
?
之前小火一把的卡塔爾王子表情包,
很多網友都被他氣急敗壞撩頭巾的動作逗笑。
圖:網絡
?
到了現代,富裕起來的阿拉伯人已經定居在城市,但祖先們傳下來的頭巾,仍然繼承了下來。對現代阿拉伯男人來說,頭巾成了一個個性裝飾,他們出門前,會對著鏡子仔細調整,左右端詳。很難讓人相信,一個中東男子在出門前,會站在鏡子前半個小時,只是為了將頭上那塊布調整到最完美的位置。
阿拉伯男子的頭巾上面,還有一個黑色的圓形頭箍。這個頭箍多為駝毛制作,阿拉伯男人穿上白袍,將一個粗重的頭箍壓在頭頂,配上格子頭巾,搭配成一個標準形象。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訪法
受馬克龍接待時,也圍上了粉色方格頭巾。
圖:Shutterstock
?
阿拉伯人在出席重要場合時也是如此裝扮
圖:pzAxe / Shutterstock
?
奧巴馬也穿上過這身行頭
圖:albawaba
?
這黑色的頭箍,也是來自于游牧生活。阿拉伯人的祖先之前在沙漠中趕駱駝,為了防止駱駝亂跑,就用粗繩子栓住駱駝的腳,這樣駱駝就不會跑掉,不用的時候就把繩子卷起來,壓在頭巾上很方便,還能防止頭巾被風吹跑,天長日久,就演化成了固定的頭箍,作為傳統的一部分一直保留至今。
頭箍最早用來拴駱駝
圖:onemansblog
?
現在的頭箍已經成為阿拉伯傳統服飾
圖:Shutterstock
?
03
女人的黑袍
幾乎與男性白袍相反,阿拉伯女人常以全身黑袍示人。伊斯蘭教的教義規定,婦女不許穿又薄又透的衣服,或者太過暴露的衣服,比如超短裙、吊帶裙、短褲等,尤其是突出女性身體曲線的衣服。
而在漫長的前現代宗法社會中,這一傳統被不斷強化,逐漸形成了遮蓋女人全身的黑袍。
一家三口,穿黑袍的都是媽媽
圖:Shutterstock
?
按照伊斯蘭教規,除了丈夫和父親兄弟之外,女子不能讓陌生男人看到自己的臉。因此,阿拉伯女人不但穿黑袍,往往還要戴上黑色面紗。毫無疑問,這極大限制了女性參與社會事務的能力。
從頭到腳的黑,看不到裸露的皮膚
圖:journal-neo & financialtribune
?
在這套規訓之下,女人的身體要包裹起來,連頭發也不能露出來,因為女人的秀發也是極為性感的,一定要嚴密包裹好,不能露出一絲半縷,以免挑逗了男人興奮的神經,給自己帶來災難。
因此,阿拉伯女人的黑頭巾比男人的頭巾更大更長,不僅能遮住頭和脖子,有的甚至垂至腰際,相當于在黑袍外面又加一層罩袍。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伊朗一位22歲的阿米尼因為外出時沒戴頭巾被逮捕,后在拘留期間死去。后來世界多地都發起抗議運動,高舉女孩照片,反對“頭巾法”,爭取女性自由。
圖:Shutterstock
?
不少運動人士剪發抗議
圖:Shutterstock
?
卡塔爾世界杯期間,伊朗國足
拒唱國歌,支持女性自由運動。
圖:AL JAZEERA
?
在傳統的阿拉伯商店中,為了避免陌生男女接觸,男人的白袍和女人的黑袍是不能一起售賣的,一般會分成兩個部門,生怕有什么越軌的行為發生。
電影中的兩個小女孩為了養家,
不得不將秀麗的長發剪去,
打扮成男孩形象外出賣東西賺錢。
圖:《養家之人》
?
當阿拉伯男人一襲白袍,配上富有個性的時尚頭巾,如同T臺模特般翩翩走過時,他身后的女人卻被一身黑袍包得嚴嚴實實,如同一個黑色的幽靈。
男人和女人,不能越界
圖:amerikaovozi & pistizada
?
即便保守派能想出一萬種理由,但如此明顯的反差和不平等,在當代也招來了越來越多的責難與反對,服飾上的開放與平等,也是衡量中東各國世俗化程度的關鍵準繩。
女人的美麗,不應該只用一雙眼睛來表達
圖:Shutterstock
?
04
經典的白袍
相比于爭議不斷的黑袍,阿拉伯男人對白袍傳統是非常自信的,中東眾多阿拉伯國家,相互之間其實也在款式上有所區別,如果仔細觀察他們的服飾細節,就能判斷出他們來自哪里。
注釋:沐沐
原圖:lifeinsaudiarabia
重制:深呼吸
[責任編輯:cqsh]
網羅天下